生物燃料行业发展前景如何?生物燃料需求大增-全球消息
生物燃料泛指由生物质组成或萃取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可以替代由石油制取的汽油和柴油,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生物燃料主要来自各种动植物油脂,因其几乎可以达到碳中和而成为减排利器,受到各国关注。
生物燃料市场投资方向
国际能源署和国际粮农组织的综合研究表明,生物液体燃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生物燃料乙醇为例,自2008年以来,根据可再生燃料标准(RFS)要求使用的乙醇和其他生物燃料已使美国交通运输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9.8亿吨;仅在2021年,生物燃料乙醇的使用就减少了5450万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资料图)
不仅国外开始使用生物燃料乙醇这样的生物液体燃料,我国也开始在生物液体燃料方面发力。清华大学化工系应化所所长刘德华指出,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生物燃料乙醇已实现部分汽油替代,为绿色交通提供了支撑。
生物液体燃料是指把生物质以发酵提纯或者生化合成的方式制造成乙醇或油类等液体燃料,目前主要包括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等。我国生物燃料乙醇,起初主要的生产原料依赖玉米、稻谷和常见的粮作物,后来生产原料转向木薯等非粮作物。
与传统淀粉基原料燃料乙醇相比,如今纤维素乙醇的主要原料则为农林废弃物,包括秸秆、糠皮、藤蔓、木屑、皮壳、锯末、灌木枝、枯树叶、食品加工业排出的残渣等。纤维素乙醇生产技术有生物化学转化、热化学转化和化学转化三种方法,目前主要以生物化学转化法为主。将秸秆等经预处理后通过酶水解和发酵产生乙醇,再精馏提纯为合格产品,废酒糟液经分离浓缩后在生物质锅炉中作为燃料,可为乙醇生产装置供电供热。
欧盟2009年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指令》规定,2020年生物燃料在交通领域掺混比例应达到10%。生物燃料主要包含二代生物柴油(HVO/HEFA)燃料、废弃物燃料(通过热解或气化工艺),以及电燃料。其中,欧洲生物燃料发展速度高于美国,投资潜力巨大。
印度石油和天然气部长哈迪普·辛格·普里(Hardeep Singh Puri)10月19日在国际生物燃料会议上表示,印度计划在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国之间建立一个全球生物燃料联盟。
印度计划从明年4月起在该国部分地区引入20%的乙醇混合汽油,并从2025-202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道达尔公司预计,到2030年全球生物燃料需求将翻一番,到2050年可能增长4倍。与化石燃料相比,生物燃料可减少约50%的二氧化碳排放。
鉴于此,不少石油巨头们加大了在生物燃料领域的投资。今年6月,雪佛龙公司宣布已完成对美国可再生能源集团的收购,总收购价为31.5亿美元。美国可再生能源集团开展以废油和植物油为原料制成轻油和航空燃料的业务。
道达尔公司还计划,投资逾5.841亿美元改造其在法国的格兰普伊特炼油厂,并于2024年转产。届时,生物炼油厂将生产航空燃料、生物柴油和用于生物塑料的生物石脑油。
生物燃料需求大增
国际能源署(IEA)近日发布报告称,未来5年,随着多国对生物燃料需求的提升,生物柴油、可再生柴油和生物航空燃料生产商将面临原料供应紧张的局面。原料价格的不断上涨是IEA做出上述判断的基础,而生物燃料价格上涨也正在推动行业不断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新路径。
在全球范围内,生物燃料的需求在2022—2027年间将增长56%,达到7900万吨。碳减排方面不断变化的法规和相关支持机制是影响供需的主要动因。需求增长是行业利好,但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生物燃料发展也将迎来一些新的挑战,如原材料供应的波动性以及如何避免与粮争地的问题。因其低碳清洁的本质,并且满足美国和欧盟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原料相关的政策,国际社会对由废弃物和残留物制成的生物燃料需求量特别大。IEA在预测中称,到2027年,由废弃物和残留物制成的生物燃料将占到生物燃料总量的13%,而2021年时,这个比例仅占9%。
2027年全球生物燃料的产量将在7900万吨的基础上再增长30%
需求正在接近供应极限,毕竟常规用来加工生物燃料的废弃物和残留物受收集半径等因素影响,获取的经济性受限。但市场需求和不断走高的价格刺激了行业加大创新,如利用秸秆等农作物剩余物来生产纤维素乙醇的技术突破,以避免原材料供应危机的出现。多国政府也在政策上不断完善,进而加强对生物燃料的支持。
美国、欧洲、巴西和印度尼西亚是生物柴油、可再生柴油和生物航空燃料消费增长的主要来源。在2022—2027年间,以上区域对生物燃料的需求将增长44%,即210亿升。
在实现净零排放的道路上,加大生物燃料的使用力度是必选项。如何利用有机废弃物、农林废弃物和边缘土地上种植的短轮伐期木本作物来生产生物燃料成为了多国政府和燃料生产商努力的目标。IEA甚至预测了一个更高比例的应用场景,即在克服原料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到2027年全球生物燃料的产量将在7900万吨的基础上再增长30%。
生物燃料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生物经济以广泛深度融合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为特征,正在勾勒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
面对碳减排的巨大压力,使用具有良好降碳属性的生物液体燃料将成为交通领域减排的重要手段。国际能源署和国际粮农组织的综合研究表明,生物液体燃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生物燃料乙醇为例,自2008年以来,根据可再生燃料标准(RFS)要求使用的乙醇和其他生物燃料已使美国交通运输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9.8亿吨;仅在2021年,生物燃料乙醇的使用就减少了5450万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不仅国外开始使用生物燃料乙醇这样的生物液体燃料,我国也开始在生物液体燃料方面发力。清华大学化工系应化所所长刘德华指出,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生物燃料乙醇已实现部分汽油替代,为绿色交通提供了支撑。
我国生物质资源较为丰富。2021年自然资源部公布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成果显示,我国耕地面积19.179亿亩,园地3亿亩,林地42.6亿亩,草地39.67亿亩,湿地3.5亿亩,建设用地6.13亿亩。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我国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率不断提升,每年产生的蔗渣、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废水废渣等数量庞大。粗略测算,每年通过太阳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植物物质形态的化学键能可以获得相当于50亿吨标准煤的生物质能源燃料。目前,全国秸秆的年可利用量约4亿吨,林业剩余物年可利用量约3.5亿吨,农村地区约8亿吨畜禽粪污、7000万吨生活垃圾尚未有效利用。如果能够合理收集,将为我国生物燃料行业发展提供充足原料。
与此同时,我国发展生物燃料有技术积累优势。目前,我国非粮生物质燃油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部分企业已经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拥有超1.5万项专利技术,成为全球生物质能源领域领导者和最高标准制定者。特别是自主研发的世界领先非粮生物质燃油技术,可以用农林业产生的废弃物生产出清洁高品质柴油、汽油和航空煤油,其标准已被欧盟立法认可,被公认为是新能源革命最顶端的技术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能源、环境、社会等领域正面临着严峻挑战,生物能源的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相辅相成。
未来随着生物燃料产业的不断成熟,随着相关政策法规逐步完善和生物燃料在终端能源消费领域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我国生物燃料将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生物质燃料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
标签:
为您推荐
-
人民网杭州9月17日电 (记者孙博洋)9月16日至17日,中国质量(杭州)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在16日举行...
2021-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