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一季报:六大行不良贷款总额1.32万亿,中行、重银等9家银行不良“双降”_全球视讯
出品 | 搜狐财经
(资料图片)
作者 | 冯紫彤
“资产质量整体向好”。上市银行一季度经营数据向外界传达出了这样的讯息。
搜狐财经统计数据显示,至2023年3月末,42家上市银行中有27家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12家持平、仅3家升高;拨备覆盖率多数环比提升,11家超过400%,风险抵补能力持续增强。
除未披露具体数据的北京银行、紫金银行外,其余40家银行不良贷款总额1.9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0%;9家银行不良贷款量、率双降。
分类看,一季度,国有行、股份行不良率整体下行或与上年末持平;城商行分化较为明显,宁波银行、贵阳银行、沪农商行不良率抬头;经济发达地区的区域性银行资产质量更为稳健,13家不良率低于1%的区域性银行中,11家位于华东地区。
中行不良贷款量、率大降,民生银行拨备覆盖率仍未满监管要求
在金融领域,马太效应永远不会缺席。
据搜狐财经统计,截至一季度末,六大国有银行共有不良贷款1.32万亿元,占40家统计银行总量的68.87%;九家上市股份行共有不良贷款4720.59亿元,占比24.65%。即一季度末,15家上市全国性银行不良贷款金额总占比达到93.52%。
具体来看,工、建、农、中、交五行3月末不良贷款余额均在千亿以上,其中工行、建行余额均超3000亿元、较上年末增超5%。
中国银行则量、率双降,不良贷款总额2184.01亿元、较上年末下降5.73%,不良贷款率1.18%,较上年末大降0.14个百分点。
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同样不良“双降”。
“存量风险基本化解完成”,民生银行高管在其2022年度业绩会上表示。至2023年3月末,民生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92.6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17%;不良率1.6%、较上年末下降8个基点。
民生银行自2020年吹响转型号角,将2021-2022年定为基础夯实期,拟通过打基础、固本源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型。“出清历史包袱”便是民生银行基础夯实期的必行之事。据悉,2022年,民生银行不良贷款生成率为2.01%,比2021年下降0.25个百分点,比2020年下降1.62个百分点。
但至3月末,仅民生银行拨备覆盖率仍低于150%的监管最低标准,为144.11%。
中信银行则是延续了近两年不良贷款量、率“双降”的趋势,不良率降至1.21%,不良贷款余额649.1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46%。
图片截取自招商银行一季报
15家全国性上市行中,仅邮储银行、招商银行不良率低于1%,至3月末分别为0.82%和0.95%。
招商银行在一季报中披露了较为详细的不良贷款分布。数据显示,一季度末,招行公司贷款不良率与上年末持平,为1.25%;零售贷款不良率降低1基点至0.89%。
从新生不良贷款看,招商银行表示,房地产业贷款不良生成节奏同比有所放缓;零售贷款不良生成同比有所增加,其中信用卡新生成不良贷款104.86亿元,同比增加17.18亿元。
三家银行不良率微升,江浙地区银行抢占资产质量“高地”
不同于全国性银行不良率呈现出的下行/持平态势,区域性银行的不良率走势更为分化。
据搜狐财经统计统计,截至3月末,17家上市城商行中,10家不良率较上年末下降、5家持平、2家升高;10家上市农商行不良全部下行。
银行资产质量的变动除受自身风控能力制约外,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样重要;特别是对于区域性中小银行,其资产质量走势与当地经济密切相关。
统计数据显示,27家区域性银行中,华东地区便占17家,其中有11家银行不良率低于1%,稳居上市银行不良率“最优梯队”。
截至3月末,上市银行中最低不良率归属地处江苏的常熟银行,不良率0.75%,较上年末降低6基点;同时拨备覆盖率高达547.3%。
宁波银行、杭州银行、成都银行以0.76%的不良率并列第二。但同时,宁波银行也是一季度不良率较上年末升高的三家银行之一。
据一季报内容,宁波银行不良升高主要因公司贷款。同时,宁波银行表示,面对内外部经济形势变化,银行业资产质量仍面临一定挑战。
贵阳银行、沪农商行同样不良率“抬头”,分别由上年末的1.45%和0.94%升至1.49%和0.97%。
青农商行一季度不良率虽较上年末下行10基点,但仍为上市银行中最高,为2.09%;3月末其不良贷款余额51.1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74%。
重庆银行为环比不良率下行最大的上市区域行,由2022年底的1.38%降至1.24%;拨备覆盖率 234.91%,较上年末上升23.72个百分点。
至一季度末,有6家银行拨备覆盖率超500%、远超同业水平,均为江浙地区上市银行。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标签:
为您推荐
-
人民网杭州9月17日电 (记者孙博洋)9月16日至17日,中国质量(杭州)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在16日举行...
2021-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