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终成圆梦人!原来“博士天团”逐梦太空经历了这些……
5月30日18时22分
中国空间站迎来第二次“太空会师”
(相关资料图)
两个航天员乘组拍下“全家福”
共同向牵挂他们的全国人民报平安
这历史性的一刻
让屏幕前的网友们
纷纷点赞祝贺
共同见证喜悦时刻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由指令长景海鹏
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
载荷专家桂海潮
3名航天员组成
最近,他们纷纷以各自的方式“火”出圈
并被网友们称为“博士天团”
今天,一起走近3位航天员
四度飞天!
25年如一日,飞天备战从未停歇
执行4次飞行任务
3次担任指令长
从“神七”首次太空的2天20小时27分钟飞行
到“神九”的13天宇宙遨游
再到“神十一”的33天中期驻留……
这次,景海鹏再次奔赴
新的太空任务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进行出舱程序训练(2023年5月5日摄)。新华社发(徐部 摄)
1966年
景海鹏出生于山西运城
读高中时,他偶然在学校报刊栏里
看到一位与他同名的空军飞行员的照片
令他羡慕又景仰
飞行的梦想由此萌生
1985年,景海鹏通过层层选拔
如愿考入空军第二航空预备学校
经过预校和飞行学院五年的学习
他顺利毕业
成为一名歼击机飞行员
1996年,我国开始选拔首批航天员
景海鹏得知这一消息后
全身心投入高强度训练、高压力备战、高风险任务
只为实现从优秀飞行员
到合格航天员的转变
“出手就出色、完成就完美。”
这是景海鹏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
面对八大类、上百个课目的训练
他更是日复一日勤学苦练
超重耐力适应性训练中
承受八倍重力加速度
他从没按下过请求暂停的红色按钮
模拟失重训练中
他身着水下训练服
一次就要训练六七个小时
每次训练结束
体重都会减轻好几斤……
“载人航天飞行99.99分和100分永远是天地之别。
地面训练,有差错可以重来;
太空飞行,永远没有从头再来的机会。”
在景海鹏的字典里
没有“差不多”,只有“更完美”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在进行水下训练(2022年9月14日摄)。新华社发(徐部 摄)
自2016年完成“神十一”任务后
景海鹏的职务、岗位在变
但25年如一日的飞天备战从未停歇
如今,“为什么还要继续飞行?”
仍是57岁的他被问到最多的问题
景海鹏对此回答说:
“作为航天员,执行飞天任务、出征太空是我们的主责主业,是我的工作。
你问我为什么还要上?
我不仅想上,也十分渴望再上太空,
要跑好空间站属于我的那一棒。”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在飞船模拟器中(2023年5月8日摄)。新华社发(孔方舟 摄)
“每天六百个俯卧撑、
六百个仰卧起坐、
上千次跳绳,已经成了我的标配了。”
为了保证随时出征太空的最佳状态
景海鹏几乎从未在晚上十二点前睡过觉
周末也几乎无休
以惊人的毅力一次次向着
生理和心理极限冲锋
两次与飞天梦失之交臂
这次,他完成从大学老师到航天员的转变!
5月29日
在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时
作为中国空间站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
朱杨柱坦言:
“我内心是激动的,但是更多的是感恩和幸运。”
朱杨柱从小就对蓝天充满向往
读高中时他与空军招飞选拔失之交臂
高考后
他坚定选择了国防科技大学
一个与飞行有关的专业
飞行器系统与工程
怀着蓝天梦想
他始终以飞行员的标准要求着自己
然而大四那年
空军面向大学生招收飞行员
朱杨柱却再次与飞行“擦肩而过”
2018年初
我国启动第三批航天员的选拔工作
已经在航天工程大学
担任副教授的朱杨柱
再次心动了
“第三次有机会
向自己的梦想再努力一把
没想到意外走到了复选,
后来又到了定选。”
2020年9月
朱杨柱作为航天飞行工程师
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
除了理论基础学习
航天员还必须具备实践能力
他们要在中性浮力水槽中模拟进行舱外训练
由于水的浮力和阻力
他们需要更多的力量和耐力来完成各种动作
这也是航天员训练中最辛苦的课目之一
但朱杨柱却在这项训练中找到了乐趣
甚至经常要求加练
“我比较喜欢水下训练,像飞起来的感觉。
训练完回来以后会睡得比较香。
身体会感觉疲惫,
但疲惫没有影响我的发挥和操作。”
2022年,朱杨柱入选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
在这次任务中,他主要负责
空间站整个飞行器平台系统的
日常维护、保养等工作
戴眼镜的博导飞天了!
一位特殊的“哨兵”激励着他
作为我国航天员队伍“新成员”
桂海潮的博导身份备受关注
1986年出生的桂海潮
本硕博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专业
目前任该院航天飞行器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此次任务
他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进行操作训练(2023年3月8日摄)。新华社发(徐部 摄)
2018年,当得知我国要选拔首批载荷专家
31岁的他当即报了名
“我曾经梦想着,
有一天能把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搬到太空去。”
航天员的选拔过程极其严苛
对身心综合素质都是极大的考验
经过重重筛选
桂海潮从约2500名候选对象中脱颖而出
成为第三批18位预备航天员中的
4名载荷专家之一
也是唯一来自高校的载荷专家
在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
桂海潮经受了8大类、200余项课目的
严格训练和考核
“沙漠野外生存训练
需要独立生存两天并完成规定任务;
在狭小密闭环境当中
进行了72小时的睡眠剥夺实验,
要保证自己不要睡着,
同时心理和情绪状态要稳定;
水下部分的训练有作业技能、操作技能、出舱程序等。”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进行水下训练(2023年3月29日摄)。新华社发(徐部 摄)
对于未来5个月的太空之旅
桂海潮表示
自己身体上、心理上、思想上都准备好了
而且非常期待
在航天员见面会上
桂海潮曾向大家介绍一位特殊的“哨兵”:
“在航天员大队的门口,
有一位特殊而神圣的‘哨兵’,
不管白天黑夜、不管刮风下雨,它都矗立在那里。
它就是‘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这8个大字。
它时刻激励着我们刻苦训练,
为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梦想很远,远在宇宙
梦想很近,厚积薄发
追梦人终成圆梦人!
(转载请注明来源解放军报微信;参考资料:新华社、央视新闻、@央视军事、@我们的太空、中国载人航天微信公众号等)
解放军报微信发布
编辑:刘妍
标签:
为您推荐
-
人民网杭州9月17日电 (记者孙博洋)9月16日至17日,中国质量(杭州)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在16日举行...
2021-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