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发“神农鼎” 工业大县乐清缘何捧回大鼎?-当前短讯
潮新闻 记者 周琳子 共享联盟·乐清 孔丽琴
浙江有五鼎,分别是大禹鼎、平安鼎、科技创新鼎、制造天工鼎以及神农鼎,用来嘉奖在治水、平安建设、科创、制造、乡村振兴等方面成绩出众的县(市、区)。
(相关资料图)
前不久,我省公布了首批“神农鼎”名单,乐清位列其中。作为中国电气之都,谈制造、谈科创,总少不了乐清的身影,为何全省乡村振兴领域的最高荣誉,被这一工业大县捧了回来?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究竟能产生怎样的效果?近日,记者赴乐清一探究竟。
蔡宽元 摄
“亩均”理念促产量
走进乐清,迎面而来的是街道两侧随处可见的工业企业标牌。密集的工业区和厂房,让人不禁产生疑问:在经济快速发展、土地要素紧缺的背景下,乐清究竟是如何保障农业用地的?
这样的问题同样困扰着乐清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谢忠辉,他搬出了家底:乐清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山地多平原少,耕地面积短缺。如何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保障粮食生产?建设高标准农田无疑是发展的必然。
前不久举办的中国南方水稻集中育秧工作培训会上,来自南方16个省(区、市)的100余位农技专家、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和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相关负责人现场观摩了乐清的“麦—稻—稻”等绿色高效种植模式,稻麦产业“1+X”全生命周期全程社会化服务模式等高产农业探索实践。
比做法更体现效果的,是乐清农民真实的感受。乐清市宏财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百贤是首批尝试“麦—稻—稻”种植模式的农民。三年试种体验,让他走到哪里都忍不住开启推广模式:“同样一亩地,过去一年种早晚两季稻,现在利用冬闲田再种一季小麦,亩均可增产300公斤粮食。”
如今和赵百贤一样,越来越多的乐清农户尝到了绿色高效种植模式的甜头。目前,乐清市“麦—稻—稻”周年三熟模式种植面积已超1.35万亩。乐清市“麦—稻—稻”三熟制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示范被列为浙江省2023-2025年粮油产业技术团队项目示范基地。
“与时间抢粮,我们乐清有自己的独到经验,这些经验和我们乐清商人众多、企业众多有很密切的关系。”谢忠辉说。乐清人从商善于抱团,而这一精神也渗透在农业发展中。近年来,乐清通过小农户大联合,运用“三位一体”合作模式,以联合社的形式抱团发展,开展专业化生产合作、农资农机购销合作、资金信用合作,形成了水稻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说白了,个体小农户通过分工,仿佛变成了产业链上一个个环节,在科技护航下通过上下游紧密互动,让秧苗在田里的时间更短,产量更高。2022年,乐清为民水稻专业合作社的早稻攻关田和早稻百亩示范方分别以亩产602.47公斤、亩产586.62公斤成绩摘得全省第一。乐清市金穗水稻专业合作社产的“金越农产品”牌大米获评“2022浙江好稻米”金奖。
这些年,乐清政府还大力推进美丽田园整治,使耕地串点成片,农业规模化效益逐步显现。“过去合作社向村民租农田需要一户户走、一家家磨,耗时耗精力。如今,由政府牵头整治,村社出面将周边土地进行统一流转,令我们种粮大户轻松了很多。”乐清市春意农场负责人郑琴丹说,流转后的土地经过平整,不仅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田园景观,而且利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种植大户纷纷发挥农业龙头的引领作用,通过抱团采购农资、共享现代化农业机械、免费提供技术指导等方式,与周边农户开展合作生产,形成共赢互惠的良性循环,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在自然资源禀赋不足的条件下,乐清朝“空间”要地,向“时间”抢粮,2022年实现粮食播种面积31.56万亩,居全省前10,温州首位,获评浙江省产粮大县称号。
铁皮石斛基地。梁琳 摄
“产业链”经验树品牌
乐清是“温州模式”的重要发祥地、民营经济的先发地,打造了温台首个千亿级电气产业集群。2022年乐清GDP首次突破1500亿元,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县(市)第13位,中国创新百强县第11位。
乐清市委、市政府深知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提炼工业产业发展经验,通过将“一个产业”发展成为“全产业链”,将“全产业链”升级成为“全域发展”,以工赋农带动农业产业发展。
铁皮石斛是乐清乡村振兴“富春山居图”的美丽焦点。作为铁皮石斛道地产区,乐清立足资源禀赋,深入挖掘铁皮石斛这棵“仙草”的宝贵价值,拿到了“国家铁皮石斛生物产业基地”“中国铁皮石斛之乡”“中国铁皮石斛枫斗加工之乡”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四张“国家级金名片”,成为以绿色发展驱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目前,乐清全市铁皮石斛种植面积已达1.2万多亩,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涌现出大荆、淡溪、芙蓉、雁荡、龙西、仙溪等多个铁皮石斛专业镇、专业村,各类铁皮石斛种植、加工、销售市场主体1300多户,形成产销旅一体化的全产业链,造就了一个年产值超35亿元的农业产业链、5万多人的“共富梦”。
与此同时,当地的铁皮石斛产业正从最初的铁皮枫斗加工,逐渐向保健品、饮料、美容护肤等多个领域深加工方向发展。目前,乐清已创新开发铁皮石斛药品、保健品、日化用品、食品等4大种类78个深加工产品,以及一批品牌。
乐清抢抓“药食同源”赛道,提出了雁荡山铁皮石斛产业高质量发展暨“1115”发展战略,在做大做响雁荡山铁皮石斛区域公用品牌的同时,精心建设一个雁荡山铁皮石斛特色小镇,谋划打造5个雁荡山铁皮石斛功能区,努力实现雁荡山铁皮石斛超百亿全产业链的发展目标。
雁荡毛峰,是乐清乡村振兴“富春山居图”上另一个美丽焦点。目前乐清有茶园面积2.2万亩,总产量205吨,总产值达1.5亿元。如今,乐清茶企正积极将茶文化园、生态茶园等打造成茶旅景点,将茶民俗、茶文化等打造成茶旅品牌,努力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动”的发展格局,提升茶农收入的同时,进一步打响“雁荡毛峰”品牌效应。
蔡宽元 摄
“地瓜”返乡筑梦乡村
“20年前大家都说‘金山头、银山头,嫁女不嫁下山头’,现在不一样啦,‘金山头、银山头,嫁女就嫁下山头’!”说起村里这20年来的变化,大荆镇下山头村民一脸骄傲。
骄傲的背后是“地瓜经济”带来的底气。遍布全球的乐清商人像“地瓜”那样,藤蔓伸向八方的同时,也在不断把“乐清人经济”转化为“乐清经济”,助力家乡的发展。
下山头这个小山村的变化,就离不开乡贤方玉友的爱乡情结。多年前,他回归家乡成立浙江聚优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通过土地流转,建成200多亩的铁皮石斛种植核心区、600亩水果种植基地及600亩“铁定溜溜”主题乐园。在村企合作下,下山头村从村集体经济仅2700元的“没有资源、没有产业、没有发展环境”的“三无”村,蝶变为国家4A级景区村,单日最高接待游客量达1.7万人,村民人均年收入达4.5万元。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带动全村人发展致富才是我人生最好的价值。”清江镇北塘村在乡贤苏德生的带领下,建成1300亩“花果飘香”田园综合体,村集体收入从不到10万元增长到650万元,人均收入从2万元增加到6万元,绘就了一幅一年四季花常开,春夏秋冬果飘香的“北塘共富图”。下山头村和北塘村也相继创成省第一批、第二批未来乡村。
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的乐清民营企业家助力家乡发展的情感始终浓烈。他们的身影出现在现代农业、乡村建设等领域,是乡村振兴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是推动共同富裕的践行者。
今年4月,乐清北白象镇举行了一场乡镇慈善认捐活动,短短半天,爱心企业、华侨乡贤等积极响应,首批认捐善款共计6513万元。这样的画面在乐清频频上演。2022年9月,乐清虹桥“慈善一日捐”现场爱心涌动,募得善款2000余万元,用于乡村振兴、助困、助医、助老。2021年4月,乐清翁垟街道“慈善一日捐”活动当日认捐1300余万元,多家企业就和美乡村建设等公益事业进行定向捐助,齐心协力谋善举……
从以往单一捐款捐物模式,到把企业发展融入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之中,近年来,乐清越来越多民营企业以各种方式投身共同富裕主战场。在乡贤们的助力下,乐清深化旧村改建,乡村面貌持续焕新。从2022年开始至今,乐清已完成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点位拆整3.8万处,拆除乱搭乱建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新建村庄建设项目796个,项目投资额达13.7亿元。
“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为您推荐
-
人民网杭州9月17日电 (记者孙博洋)9月16日至17日,中国质量(杭州)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在16日举行...
2021-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