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要是沈从文看到黄永玉的文章,这个假设对于活着还要写作的人很重要

2023-06-16 14:14:39 来源:工人日报

“要是沈从文看到黄永玉的文章,这个假设,却有着极其现实的重要性,不是对于已逝的人,而是对于活着的人,对于活着还要写作的人。”

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的《要是沈从文看到黄永玉的文章》是鲁迅文学奖、文津图书奖得主张新颖的随笔作品,是继《沈从文的后半生》《沈从文的前半生》《九个人》后的精彩传记。

十篇文章紧扣“无愁河”这一主线,展开历史长河般的画卷,讲述几代写作者的有情人生。有张新颖与黄永玉的对谈、有黄永玉的插画、有围绕《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的随感、有对昔日同窗友人的追忆。在不同层面、不同维度,烘托出“无愁河”这一强大传统的影响力。


(相关资料图)

相较此前作品,这部作品的主角不再局限于一个人,而是“无愁河”这一强大传统本身——爱、怜悯、感恩。这一传统下,本书探讨几代写作者与其所身处的时代的关系,以及他们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激发出来的智慧和能量。

张新颖在《少年多谢相遇的世界》一文中写道:《无愁河》从二〇〇九年起在《收获》上连载,我和不少读者一样,一直“跟读”,到现在已经进入第八个年头。跟着跟着,这漫长的阅读,仿佛跟出了节奏,跟出了旋律。读这一卷《八年》,是重读,也仿佛是回旋。一边读一边想,还真是应该再读这一遍。哪能没有回旋呢。……这部书,慢慢读,总有东西给你。黄永玉写起来不着急,我们读,也不用着急。

时空情感,如相晤对。《无愁河》是一部献给几位逝者的书,他们有不少东西融入作家黄永玉的生命。同样,《无愁河》不断把能量传递给读者,读者吸收变成自身的养分,感受它“潜藏着一股成就人的力量”。于是,这个读者和这部作品,建立起一种非同寻常的交流关系。《要是沈从文看到黄永玉的文章》,可以说写的就是这种关系。

在沈从文看来,“有情”即必由痛苦方能成熟积聚的情——这个情即深入的体会,深至的爱,以及透过事功以上的理解与认识。而黄永玉对事物多情的、过目不忘的感受,他的绘画与文学创作,恰恰生动而丰富地诠释了“有情”。

黄永玉整九十岁生日那天,李辉带张新颖去顺义黄先生住处参加一个小型聚会,一见面,黄先生就对他说:“你写的《沈从文的后半生》,事情我大都知道,但还是停不下来,停不下来,读到天亮,读完了。”

张新颖不由感慨万千——在“停不下来”的怀念里,他的写作就成为唤回沈从文的方式。不论是写沈从文,还是写自己,还是写其他,他想象中最直接的读者对象,是他的前辈们,一个又一个人影在他眼前,心中,在他意识里明亮的地方或潜隐的深处,其中必定有,他的表叔沈从文。

沈从文和黄永玉这两代人,在精神实质上并非判然两条道路,更似是两股支流,汇入一条“有情”的长河。

回到开头的假设——“这个假设,不是要一个答案,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结束这个假设。而是,活着的人把它展开,用写作把它展开,并持续地伴随着写作。它成为写作的启发、推动、支持、监督、对话,它变成了写作的动力机制中特殊的重要因素。”(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俊宇)

标签:

为您推荐

新闻快讯